我們正在迎接一個「非自己權威」坍塌的年代。
什麼是「非自己權威」?簡單來說,就是所有來自外在的指引,是社會所定義的標準,而非源自個人內在的真實選擇。
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主題,而我們正處於「外在權威」瓦解的過程。
權威的過去與現在
權威,在字面上指的是某個領域中具有話語權的人或系統。在過去,政治、醫學、職場等領域,都建立了各自的權威,我們習慣於依賴這些外在指引。
舉例來說:
世俗所定義的「成功」
世俗所定義的「財富」
世俗所定義的「審美」
這些都是外在權威的體現。我們從小被灌輸「應該要追求」這些標準,卻很少被鼓勵去思考——這真的是我內心渴望的嗎?
Z 世代:權威解構的先鋒
現在,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這些「既定標準」,尤其是 Z 世代的年輕人。他們不再盲目服從,而是選擇遵循自己的內在權威。
例如:
他們不再接受「前輩沒下班就不能下班」的職場文化。
遇到不合理的職場環境,他們勇於發聲,而非忍氣吞聲。
他們意識到,幸福不等於擁有世俗認可的「好工作」或「好家庭」,而是活出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。
這不只是個人的選擇,而是一場集體意識的轉變
舊有權威的崩解
這種變化不僅發生在人們的個人選擇上,也逐漸影響到整個社會結構:
政治:人們意識到真正的權力來自於自己,而非執政者。
教育:學習不再是單向的權威傳授,而是更自由的知識分享。
經濟:市場不再由單一權威決定,而是出現更多去中心化的選擇。
這是一場時代的「新陳代謝」,也是人類意識正在蛻變的跡象。
真正的重點:對自己賦權
那麼,我們是否應該完全推翻所有外在權威?
其實,重點不在「推翻」,而是「選擇」。
當你選擇化妝,是因為這讓你快樂、讓你感受到創造的樂趣,那麼這是內在權威的選擇。
但如果你是因為社會標準認為「精緻才是美」,於是不得不化妝,那麼你是在追隨外在權威。
這就是兩者的不同。
你,準備好成為自己的權威了嗎?
當我們開始傾聽內在,我們不再需要透過外界的肯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而是由內在的滿足來定義自己的成功。
感謝這段經歷,也感謝這篇文字,讓我們在此相遇。
願我們的呼吸順暢,讓內外能量自由流動。
miqumisang.